位置: 首页 > 资讯 > > 正文

眼镜价格凶猛: 单副可达上千元 成本仅为1/10

2023-08-15 21:48:07 来源:新京报

“价格有点出乎意料了。原本以为几百元就能配到近视眼镜,发现自己想差了。”浙江杭州一家眼镜店里,张霞正带着11岁的女儿挑选着合适的眼镜,对于近视眼镜动辄上千元的价格,张霞颇为无奈。


(资料图片)

“眼镜市场‘水’太深了。给孩子配近视镜,如果想要防蓝光以及镜架更轻巧的话,没有一两千元根本配不下来。”张霞说。

杭州一家眼镜店的工作人员向贝壳财经记者介绍称,暑假是孩童以及年轻人配置眼镜的高峰期,“对方核心需求通常集中于舒适度、减缓近视度数的增长速度等方面。为此我们除了给出一些购买意见外,也会建议顾客听从更为专业严谨的医嘱,毕竟小孩子健康最为重要。”

据欧睿数据显示,中国眼镜市场规模均整体呈逐步上升趋势,预计2028年中国眼镜市场规模有望达到911亿元,2012-2022年中国眼镜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更可达到4%。

“事实上,眼镜真正的价值没有这么高。”曾在江苏丹阳做过多年眼镜生意的刘磊(化名)表示,“业界多年来一直流传着‘20元的镜架,200元卖你是讲人情,300元卖你是讲交情,400元卖你是讲行情’的话语。在层层加价的情况下,几十元的成本价自然变成了几百元的零售价。”

从眼镜厂到零售柜台,“天价”眼镜成本究竟是多少钱?这其中又有怎样的产业链?

从一两百元到破千元,配镜费用飙涨

“怎么也不会想到眼镜也会变为‘奢侈品’。”佩戴了20多年眼镜的王皓告诉贝壳财经记者,一周前自己刚配了副眼镜,镜架加上镜片总共花了1600多元,“即使每两三年换一次,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同样佩戴眼镜的李可印象深刻,多年前自己配眼镜只需花费一两百元,而如今鼻梁上这副眼镜价格达到2000元。更让他无奈的是,这两副价格差不多达到10倍差距的眼镜,戴上去后没有感觉到明显区别。

在杭州一家线下眼镜门店里,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柜台里整齐摆放着多款不同款式、型号的眼镜架和镜片,价格也从百余元到上千元不等。

当贝壳财经记者以消费者身份向店里销售人员咨询时,对方表示可以先进行测光,并介绍称店里的产品根据顾客近视度数有、、、等多种折射率的镜片,足以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

所谓折射率,即是指镜片对光线的折射能力。在同等前提条件下,镜片的折射率越高,镜片越薄越轻。贝壳财经记者了解到,不少眼镜店会用折射率来划分价位。折射率越高,价格也就越高。

“这片折射率为的镜片,国产价格在1000元,进口的话在1800元。”在向贝壳财经记者推荐完镜片后,销售人员拿出一款价格为1780元的全钛眼镜架介绍称,“这是我们店里热门款,不少男性用户都格外青睐。”

这意味着,如果贝壳财经记者要购置这副眼镜,至少需要花费2780元。

贝壳财经记者登录电商平台以“眼镜”为关键词搜索后发现,约有上百家商铺在销售相关商品。这些商家店铺页面里按照品牌、材质以及款式的不同,价格也从数十元到上千元不等。如果涉及手工以及知名品牌的话,价格还会高出不少。以其中一款日本奥山清行纯钛眼镜架为例,其价格达到8800元。

近视早已是国内青少年眼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公开数据显示,我国近视患者人数多达6亿,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已经成为世界第一近视大国。为了不影响日常生活,佩戴眼镜已成为近视患者的不二选择。

张霞向贝壳财经记者表示,自己曾出于对质量的担忧而考虑过选择大品牌,但大品牌的价格远超预期。

“先配副中端档次的眼镜吧。”张霞说,“今后随着度数的变化会更换眼镜不说,这期间还不排除出丢失、损坏的情况,价格太贵的话实在不划算。”

不得不承认的是,正是这些需求的提升推动着眼镜市场的持续爆发。据艾媒咨询所发布的《2022年中国眼镜行业白皮书》显示,2021年全国眼镜产品零售市场规模达到850亿元,其中镜片与光学镜架的零售市场规模分别达到345亿元与309亿元。另外预计2025年2024年中国眼镜产品零售规模有望超千亿。国内镜片零售市场规模将突破470亿元,而镜架零售市场规模也将达到376亿元。

市场利好,不少行业公司得以稳定发展。以A股上市公司博士眼镜为例,据其所发布的2022年年度报告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亿元,同比增长%。

层层加价:成本价和售价差距达10倍

“市面上的眼镜无论镜片还是镜架,零售价确实和成本价差距很大。”刘磊向贝壳财经记者说。

贝壳财经记者了解到,当下市面中常见的眼镜片根据材质的不同,主要分为PC镜片和树脂镜片两种类型,但两种镜片制造起来都不复杂。

刘磊表示,镜片制作时只需要根据不同镜片要求将相关材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再通过注塑机将调制好的材料溶化和注入模具中成型,在冷却处理后将镜片取出进行打磨和涂层即可完成,“差不多就七八道工序就能造出一副眼镜来。”

不但镜片生产制造较为简单,成本价也很是便宜。无论PC镜片还是树脂镜片成本价格大多都不会超过10元。然而当这些镜片出现在市场时,售价却连翻数倍。

以一片 防蓝光非球面树脂片的镜片为例,其出货价格不到20元,而贝壳财经搜索电商平台后发现其售价大多在200元,两者价格差距约为10倍。

在创业板IPO新受理企业浙江伟星光学股份有限公司的招股书中,清楚地显示着其2022年常规镜片成本仅为元/片,一副镜片约合元。据媒体报道,伟星光学北京办事处卖给消费者的镜片最低价格需要80元,相较成本涨幅逾七倍。作为“中国镜片第一股”的明月眼镜,也曾在招股书中披露,2020年,其每片镜片的成本为元,每副成镜的成本为元。2022年,明月眼镜镜片业务的毛利率达%。

事实上,不但镜片的成本价便宜,镜架成本价和售价之间差距同样颇为悬殊。

在江苏经营着一家眼镜工厂的何苗(化名)向贝壳财经记者介绍,当下眼镜架使用的原材料主要分为塑料板材和金属。其中塑料板材的眼镜架成本仅为几元钱,如果是一副纯钛镜架,价格大多在100元上下,“毕竟纯钛镜架无论材质还是人工抛光、电镀成本都远高于其他材质。”

然而贝壳财经记者在多家眼镜店了解到,纯钛镜架普通款约为四五百元,如果选择品牌的话,价格则达到千元以上。这意味着相对成本价,至少高出10倍。

出厂价和零售价差距如此悬殊,除了品牌效应外,还和销售环节中“层层加价”有关。刘磊告诉记者,一副眼镜从出厂到顾客手中,至少要经过4道环节。

以一副眼镜为例。通常厂家会以20-30元的价格批发给一级代理商。一级代理商则会加上品牌使用费、推广宣传费等成本,以80-100元的价格批发给二级代理商。二级代理商再以200元的价格批发给终端零售商。最终零售商将房租、人力等成本算上后,以400-600元的价格卖给顾客,如果涉及品牌,价格则会更高。

“市面上眼镜价格确实溢价严重。”何苗说,“但没办法,其实眼镜品牌盈利并不多,如果不将价格标高销售的话,很可能导致经销商惨淡离场。”

净利润仅10%-15%,提高客单价成潜规则

“销售净利润率可能就只有10%-15%吧。”在浙江经营着一家眼镜店的吴青说,“相对以批发盈利的厂商,主打零售的眼镜店生意并不好做。”

吴青告诉贝壳财经记者,多年前在看准眼镜行业的潜力后,他选择辞职专心卖起眼镜。为了提高客流量以及购买率,自己将店面选择在人流量较高的商场核心位置,同时还配备了三名销售人员和一名验光师,“眼镜不像服饰买卖,其中涉及到测光师成本,要培养和留住一个测光师需要不小的成本。这导致每个月人力以及房租成本都需要几万元。”

但让吴青无奈的是,尽管卖力推广,门店每天却只能配出寥寥三四副眼镜,甚至零销量都是常态。这让他此前曾考虑过的薄利多销路线彻底破灭,“种种成本计算下来后发现,如果不将每副眼镜的单价提高,不要说保证利润,就连最基本的运营维持都根本无法支撑下去。”

在重庆开眼镜店的汪飞也表示,要开一家眼镜店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通常单店需要储备上百副镜片和镜架,光是这笔费用就在10万元上下,如果再算上每年房租、工作人员开支以及水电等基础设施的费用,单个眼镜店的成本需要近30万元。按成本来算,每天的销售额需要达到1500元才可以获利。

“眼镜是低频次销售品类。顾客购买后需要隔上几年才考虑更换。这造成大部分眼镜店生意并不多,更不用提‘回头客’。要想在市场中存活,不得不采取高客单价的方式进行销售。”汪飞说。

同样据媒体报道,知名品牌博士眼镜2019年毛利率高达%,但算上门店租金和人工后,企业的净利率却仅有%。

另一方面,同质化严重、单一盈利模式等难点也成为不少眼镜店家难以为继的原因。

张霞告诉贝壳财经记者,自己曾带女儿去过多家不同品牌的眼镜店,她发现这些店的产品基本相同,并没有特别让自己产生“非要在这配眼镜”的念头,“最后对眼镜店品牌的选择没太多要求,就是看费用和服务质量了。”

为了能吸引到顾客,不少眼镜店开始价格促销。“我们在暑期推出了满减、打折以及多次免费清洗等活动。”吴青表示,“虽然出于成本原因没办法大幅度打折,价格也只比其他店少上几十元,以争取在这一节点能卖出更多的眼镜。”

针对眼镜行业的“暴利”,有业内人士对媒体称,一方面是因为行业巨头拥有很高定价权,另一方面则是产业链过长带来的低效。

在江苏经营着一家眼镜厂的大雷向贝壳财经记者表示,“越来越多从业者的进场,眼镜产品线也在深度拓展,希望有新进入者能够更新竞争模式,减少各个环节叠加成本,在终端降低价格。”

(文章来源:新京报)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