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资讯 > > 正文

性别平等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创造性思维

2023-06-13 15:57:25 来源:中国妇女报官方客户端

编者按


(资料图片)

本文将生理性别、大脑认知风格以及性别角色三者组合构成多维性别变量,以自我决定理论为基础,构建出多维性别对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影响机制模型,并利用西安交通大学本科教学改革项目“性别研究视角下本科生在校学习经历研究”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了双性化是最有利于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性别角色类型,社会在性别平等方面的进步有利于双性化性别角色形成的结论。

■杨雪燕 李蕊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是支撑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高校作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主要阵地,肩负着为国家输送高品质创新人才的责任与使命。大学生作为经历高考选拔的优秀生源,处于学习和发展的黄金时期,理应成为高校的重点培养对象。根据社会认知理论,创造性思维可被看作创新行为发生的基础。因此,提升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一环,对国家创新能力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性别结构与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作为帮助个体产生新颖独特且有实用性观点或产品的思维形式,具有鲜明的个人特征。其中,性别作为最简明直观区分组群的人口学变量,已被广泛应用于创造性思维个体差异的研究中。然而,学界在性别对个人创造性思维的影响上并未达成一致的结论。而在我国传统的社会文化认知中,普遍认为男性的思维更加活跃,更愿意打破常规;女性则相对更为沉静,会表现得更加乖巧,不会轻易打破规则。但是作为当代青年人的代表,大学生往往思想开阔,敢于尝试新鲜事物,追求自我突破。对于他们而言,创造性思维的性别差异是会遵循我国传统文化的轨迹,还是会因为其群体特征而产生新的变化,仍然需要再验证。

随着社会教育公平意识的增强和妇女地位的崛起,我国女大学生在高等教育中所占比例不断升高。国家统计局2023年4月发布的《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统计监测报告显示,高等教育女生占比持续超过半数。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以来,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不断增加。2021年,高等学校在校生中女生为2780.7万人,比2020年增加124.4万人;占在校生的50.2%。这迫使高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必须正视新的学生性别结构,清楚认识到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性别差异,在面对不同性别大学生时能够做到“因材施教”,以针对性的培养方式有效提升大学生创造性思维。

伴随研究的持续深入,性别的内涵被逐渐扩大。性别不只限于生理性别,还包括代表大脑处理信息的一种方式,体现个体思维特征的大脑认知风格,以及围绕社会性别期待产生,体现个体人格特征的性别角色等维度。但在目前有关生理性别、大脑认知风格或性别角色对创造性思维影响的研究中,多数讨论的是三者各自对个体创造性思维的影响。鲜有研究将三者结合起来,分别作为性别在生理层面、大脑认知风格层面以及人格层面的三个维度,进而研究不同维度的性别变量对个体创造性思维的影响机制;综合考虑大脑认知风格和性别角色具有的“社会性别”属性以及不同维度性别变量对创造性思维作用的相关研究仍不多见。那么,性别的不同维度会对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产生怎样的影响?多维性别对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作用机制又是什么?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我们利用2018年西安交通大学教学改革项目收集的数据展开研究,探索多维度性别对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影响及其中的作用机制,希望能够为提升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与国家创新能力建设提供思路。

何种性别更有创造性

本研究将生理性别、大脑认知风格以及性别角色三者组合构成多维性别变量,以美国心理学家德西和瑞安等人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自我决定理论为基础,构建出多维性别对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影响机制模型,并利用西安交通大学本科教学改革项目“性别研究视角下本科生在校学习经历研究”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因社会性别而呈现出显著差异。男生的创造性思维比女生更活跃,但是这一差异在加入了大脑认知风格和性别角色变量之后就消失了,这说明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性别差异是在社会性别的作用下发生的,生理性别并非决定性的因素。一方面,性别社会化过程中,男生倾向于将自己塑造成更富于冒险精神、更喜欢接受挑战、对传统和权威更具备强烈的反叛性、以使自身具备社会所认可的成功男性人格特质,这些为男生产生更好的创造性思维表现提供了内在驱动力。另一方面,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性别角色期待和性别刻板印象也总是对男生赋予更多的期望和责任,认为男性更应该和更擅长以新奇而独特的思维方式来思考和解决问题,这些为男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友好的外部环境,最终从整体上使男生的创造性思维表现比女生更活跃。这些都说明,社会性别才是导致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呈现出符合社会期望的性别差异的根源性因素,而非生理性别。

第二,共情和系统化两种大脑认知风格均对大学生创造性思维有显著的积极作用,且并无优劣之分。这与两种认知风格的本质有关。共情认知风格主要分析他人的情感与感受,对人际交往和日常领域的创造力作用显著。一般而言,女性更擅长于共情认知风格;系统化认知风格主要分析客观事物的结构与系统,对科学发现和建筑领域的创造力有很强的影响。一般而言,男性更偏向于系统化认知风格。两种认知风格分别作用于不同领域的创造力,都是形成个人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源泉。这也从另一角度说明无论偏男性化的认知风格,还是偏女性化的认知风格,都有可能在创造性思维方面产生卓越表现。

第三,性别角色对大学生创造性思维有显著影响,同时可以有效调节大脑认知风格对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影响。首先,双性化性别角色的大学生创造性思维最活跃,紧随其后的是男性化性别角色的大学生。其次,双性化的性别角色会放大大脑认知风格对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积极作用,即:对双性化性别角色的大学生而言,大脑认知风格对创造性思维的促进作用可以呈现出最优的效果。总而言之,双性化是最有利于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性别角色类型,这一发现也符合双性化人格理论的观点:双性化性别角色的个体能够更灵活、有效地对各种情景做出反应,且独立性强,自信心高。研究也进一步揭示,社会性别平等方面的进步有利于双性化性别角色的形成。

基于上述结论,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针对幼儿阶段的孩子,建议家长应鼓励孩子多样化性别表达,避免在早期过多使用性别刻板印象限制孩子性别角色的多样化发展。

针对接受基础教育的孩子,建议中小学校为学生们提供一个有利于个人性别角色多样发展的环境,积极倡导平等友善的性别观念,努力引导学生实现性别角色个性化发展。

针对高等教育当中的大学生们,建议高校营造一个更为平等友好的性别文化氛围,为大学生提供一个更加包容和谐的校园环境,支持大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开展多样化性别表达和体现多样化人格特质,使双性化性别角色的人格特质得到进一步发展,进而实现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提升。

(杨雪燕为西安交通大学公管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所长、教授;李蕊为西安交通大学公管学院博士生)

标签: